行业动态
海尔互联网思维:正在慢慢淘汰一批不与互联网思维接轨员工或经理
发布日期:2014-06-19 阅读次数:4961 字体大小:

至少目前看来,张瑞敏并不是虚言恫吓。腾讯科技获悉,大上周,海尔中国区总经理靖长春辞职,而在今年上半年,海尔中高层的裁员数量已超过100人。

海尔的裁员“武器”是其精密的考核制度。海尔目前对员工考核制度上有两个轴:一个横轴,一个纵轴,横轴是对企业销售收入、利润、市场份额等考核,纵轴是“网络价值”,即联网用户的数量。

“纵轴的考核不仅是海尔中高层面临的瓶颈,也是海尔的难题。”熟悉海尔的人士指出,海尔正在慢慢淘汰一批不与互联网思维接轨,或者跟不上海尔转型步伐的员工。

目前,海尔将7万名员工自我组织成了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,最大的自主经营体数百人,最小的只有7人,形成了海尔内部的多个小微公司。“如果一个员工在海尔内部找不到一家公司能够接受他,海尔就会和他解除劳动合同。”一位海尔内部人士透露。

张瑞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点,“海尔每个人都需要承接互联网时代的单,就是人单合一。互联网时代,如果你能找到这个单,你的酬和这个单连起来,比你原来的酬可能要高。但你要是找不到,你就只能解约离开。”

裁员是“承包制”后的必然结果

海尔从2011年开始推进“人单合一”,张瑞敏希望每个员工与用户价值保持一致,将海尔从串联平台到并联平台。例如,采购只负责找到最便宜的上游供货商,销售只负责将产品销售出去,并联平台后,产品每个环节,从设计开始就让用户全流程参与,再到生产制造、销售、服务。

2012年,海尔提出了平台化、互联网化的战略。今年,张瑞敏再次提出员工创客化、用户个性化。这也让海尔内部出现了多个小微公司。据资料显示,截至2014年1月,海尔内部已形成96个小微在线项目,并建立了30多个平台。

据悉,海尔雷神游戏本、空气盒子、智慧烤箱就是这些小微公司的产物,而每个小微公司拥有决策权、用人权、薪酬分配权。“一些风投可以进来给他们投资,我们想把它完成变成市场化。现在有很多员工也自己出来创办公司,我们经常召开创投大会,而这个大会就是让社会上的风投进来看你这个项目可以不可以,这样把原来组织打破。”张瑞敏在日前的演讲中对海尔内部孵化的“雷神”这一项目表示认可。

同样,这些小微公司之间又形成了内部竞争。例如,海尔智慧管家产品Smart Center可以将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统一管控,而空气盒子也具备同样的功能。“你的薪酬甚至团队的存活,都靠最终的用户数来决定。”一位海尔内部员工透露,这些小微公司让海尔形成了几百个利益共同体。这也打破了大企业此前的科层结构。

目前,海尔这些新形态的产品都来自于85、90后一些员工。“中层管理人员是科层结构中最稳固和难以改造的,中层由于经验主义形成的惯性思维也是海尔转型阻力之一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认为,张瑞敏最近一年频繁向外界透露海尔转型战略,其实更多是传递给海尔内部员工。

此外,海尔在网络布点上减掉了中间层,原来海尔形成的总部—省—市—县的渠道网络,直接变为总部—县,中间层在去年就裁剪了4000人。每个县不超过7个人的销售公司又形成了一个小微公司,负责市场的销售、服务等。

转型仍在路上

海尔开始慢慢放弃并不擅长的业务,例如,海尔已经将彩电制造外包。而对于海尔目前的主营业务冰箱、洗衣机、热水器等白电产品,海尔正通过平台化、互联网化的思路,让其持续成长。

目前,海尔集团旗下拥有青岛海尔、海尔电器两大上市公司,但相比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美的、格力,海尔虽然规模超过了后两家,但净利润却稍逊于美的、格力。

根据三家2013年业绩财报显示,海尔两大上市公司营收总和接近1500亿元,美的、格力营收均为1200亿元;海尔两大上市公司净利润61亿元,格力、美的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、73亿元。

“海尔转型成功与否,是海尔由千亿向万亿级企业成长的关键。“奥维白电事业部总经理何金明表示。

而目前的家电产业正经历市场增长放缓、产业结构升级的变革期。家电市场在长达6年的“家电下乡”、“以旧换新”等政策全面退出后,面临消费提前透支、人口红利褪色、增长方式转变等一系列并不乐观的外部环境。

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,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,2014年第一季度家电市场增速出现同比下滑。2014年彩电销售量和零售额将首次出现双下滑,分别下降1.9%和1.6%。

即使五一假期作为传统的家电旺季,行情也并不乐观。奥维咨询(AVC)报告显示,五一期间冰箱终端零售量同比下降5.4%,零售额同比下降8.6%。

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副总经理彭煜认为,市场消费疲软,家电产能继续扩大,产能利用率或下滑至60%至70%。

作为耐用型的家电产品,如何将它卖出去,如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,正是家电企业正在思考的难题。

 

张瑞敏面对的不仅是产品本身,更是一场速度与时间的赛跑。他在最近的演讲中坦言:“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,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是非常危险的,可以自我颠覆,但是自我颠覆不好可能就会颠倒。我不知道我们企业到底到什么程度,虽然我非常有信心,但是这个时代非常难以让人把握。”

结束语:行业的颠覆者大多是由外来者颠覆的。因为已经有着良好